对很多刚踏入自行车圈的车迷,在观赛赛事时总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些车手那么爱突围?突围的意义到底是啥?
今天野途小编就带你研究这个话题,我们一共总结了七点,一起来看看吧。
为赞助商打广告
想知道为什么大型赛事中频频突围的都是洲际职业车队/外卡车队的车手吗?
首先,主车群不可能让实力强劲的车手突太远,而那些车队级别较低的车手们,往往会被赋予更多的表现时间,毕竟他们的威胁性不大。
其次,如果车手自知夺冠的概率太低,为啥不多突围点为自己、车队及赞助商提供露脸的机会?要知道赞助商的钱可不是那么好拿的,此时不打广告更待何时。当然要是“不小心”捡了个赛段,捡了个爬坡积分/冲刺积分,岂不更是美哉。
空中加油战术
有时,车手突围是一种战术需要。
让大集团发动追击,特别是那些求胜心切的车队一般都很拼,而自己车队的主将则潜伏在主集团中等待时机。突围后在前方的兔子只要被大团追上,那么真正的主将或将放手一博,这就是所谓的空中加油战术。作为兔子的副将既干扰其它车队车手的节奏,迫使他们进行追击,以消耗其体力,又为主将保存体力并为其破风,一举多得。
老将西尔万-沙瓦内尔今年底正式退役
For各种纪念
如果这名车手威胁不大,大集团大多时候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至于pro们突围的理由也挺多,比如:比赛经过家乡要突;自己生日要突围,老婆儿子女儿生日也要突围;结婚纪念日得突;纪念亡友也要突围;退役之前更要突……
年少轻狂爱装逼
今年环法第七赛段,足足有230公里,是一个平路赛段,这也是今年环法最长的一个赛段。最后的冲刺过程中,迪兰-赫鲁内维亨(荷兰乐透车队 )力压费尔南多-加维里亚(快步车队)拿下冠军。而这一天中曾有多起突围,其中包括比利时旺蒂车约安-奥弗雷多,一度创造出近8分钟的优势。
比赛结束后,巴尔韦德和萨甘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表示,比赛太无聊了。
对于顶级冲刺手而言,他们可不会想着顶风突围让无聊的比赛变有趣点,但很多年轻车手可能很乐意这样做。对他们来说,年轻能量充足,加之想活跃氛围的想法,突围也不足为奇。
为娱乐粉丝
这一条大概不通用,因为不是每个车手都有死忠fans,但对超级明星车手萨甘而言,突围有的时候可能只是想在车迷面前表现一番。
这位前世界冠军曾在今年的环双海赛中三获“老二”后这样说道:“我不在乎胜利,更在意的是表现。”
当然,这话的真伪待定,但不可否认这种想法很赞。
抢积分
另外一种则是为了争夺冲刺或者爬坡积分,尤其是爬坡积分,在比赛后期,希望争夺爬坡王荣誉的车手几乎每个高山赛段都会突围,比如2017年环法的巴吉尔,疯狂突突突拿下大量爬坡积分,最后拿到圆点衫。
同样的,在今年环法冲刺积分榜争夺中,萨甘在大比例掌握优势时,到山地赛段仍是频频于比赛前段突围,为巩固自己的绿衫万无一失。
冲着赛段冠军
这应该算是一类高端的突围了。
2018年要是要颁发“最引人注目突围奖”那么这个奖项非克里斯·弗鲁姆莫属,在今年环意第十九赛段,他单飞80公里夺冠,并一举在GC榜翻盘,最终完成三大环赛满贯的伟业。这好像是过去科皮和莫克斯年代的观众常见的画面。
对于超大牌车手而言,这样的成功相当不易,但他们做到了,太牛掰了!
编辑:哈比罗
编辑这名字真有趣
: 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