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对哥伦比亚自行车运动而言非比寻常。特别是在刚结束的环法,可以说是哥伦比亚车迷的高光时刻。年仅22岁的哥伦比亚车手埃甘-贝纳尔夺得这项运动最顶级赛事——环法的冠军,成为史上首个登顶环法的哥伦比亚人。
哥伦比亚举国上下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中,前有环西和环意总冠军获得者奈罗·金塔纳,还有活跃在职业车坛成绩斐然的埃斯特万-查韦斯 、米格尔·安赫尔·洛佩兹和里戈韦托-乌兰等人,哥伦比亚职业自行车届人才辈出,荣耀之至。
与此同时,年仅22岁的贝纳尔可能会在未来数年内称霸环法,也就是说哥伦比亚的荣光还在继续。
但荣光背后,黑暗常伴,哥伦比亚自行车坛也被兴奋剂的阴影缠绕着。
近期,法新社采访了哥伦比亚自行车坛相关人士,包括一名前队医、一名退役车手、一名体能教练、一名在职教练和一名调查记者,揭露这背后肮脏的密事。
令人沉默的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嗑药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自行车国度生存的先决条件。
根据UCI的数据显示,哥伦比亚是仅次于哥斯达黎加的第二大“禁赛”国家,共有20名车手因服用禁药而被禁赛。
在今年早些时候,两名哥伦比亚车手维尔马-帕雷德斯和胡安-何塞-阿马多被陷入兴奋剂丑闻,而这也使得哥伦比亚唯一的职业自行车队曼萨纳在今年5月份解散。
讽刺的是,两个月后,哥伦比亚籍天才小将贝纳尔创历史地拿下环法总冠军。
羞耻之年
曼萨纳车队的案例表明,自2017年哥伦比亚因兴奋剂受耻以来,情况几乎没有改变。
2017年2月,哥伦比亚反兴奋剂机构因监管不力被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叫停6个月。
事件起始于当年的环哥伦比亚赛(Vuelta a Colombia),在比赛的开幕赛段,UCI查出多名车手涉药。多达8名车手药检呈阳性,其中七名为哥伦比亚籍,震惊车坛。
“震惊车坛”一词其实并不大准确,这一讯息可能只会让那些不懂行道的“外人”感到震惊,但却是那些知情人士们意料之中的。
调查记者古斯塔沃·邓肯(Gustavo Duncan)表示,车手星探们一直在不顾一切地从哥伦比亚国内寻找潜在的年轻人才以避免被“污染”。
“外国车队甚至不看23岁以上的车手,因为他们知道,除了青少年组之外,在哥伦比亚没用兴奋剂几乎是不可能的。”邓肯补充道。
而曾挖掘出金塔纳和查维斯的教练路易斯·费尔南多·萨尔达里亚加(Luis Fernando Saldarriaga)则表示,要想从哥伦比亚车坛中挖掘天才新星唯有快快快。
“我们从来没有让他们比环哥伦比亚赛,因为(欧洲车队)会怀疑他们的能力,”萨尔达里亚加说。
环哥伦比亚赛于2018年被UCI从赛历上踢除,当时负责反兴奋剂监控工作的机构是哥伦比亚自行车协会。
这一番操作之下,2018年哥伦比亚车坛竟没有检测出一例阳性结果。然而真相又是如何?
“掩盖”下的真相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队医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哥伦比亚自行车协会为兴奋剂提供更多便利。该队医曾在于上世纪80至90年代在哥伦比亚车队效力过。
他直言,兴奋剂一直存在,只是被哥伦比亚自行车协会“掩盖”了起来。
而哥伦比亚自行车协会主席奥维迪奥·冈萨雷斯(Ovidio Gonzalez)则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坚称该机构是透明的。
“所有的阳性案例都会在我们的官网上公布的,并会处以制裁。”冈萨雷斯说。
但据一名的体能教练透露,兴奋剂依旧猖獗,由于他仍在与职业车手合作,故而不能透露他的姓名。
他说:“由于协会的原因,很多服用兴奋剂的自行车运动员并没有被公开。”
他表示,协会的作法是不公之于众,但会私下通知车队,目的是保住颜面不吓跑赞助商。
这位体能教练还表示,尽管协会声称时代已经改变,但帕雷德斯和阿马多的案例证明情况并没有改变。
他说:如果两个小伙伴从小就开始赚钱,而且和他们的合作教练一直有教导他们不嗑药的重要性,然而他们还是嗑了,那么更别提其它人了。
问题在于要让车手知道,成功除了磕药外,还有别的路可以走。
一名曾于2008-2010赛季参加职业赛事的前车手表示,他曾在比赛中看到了成包的兴奋剂。
“这让我很沮丧,因为我觉得还没比赛我就输了。”他表示。
很快地,他在转于职业车手两年后就选择退役。
“在主车群中,没有人会称你为骗子……每个人都习以为常。”他说。
部分图片来源于A.S.O
编辑:哈比罗
一些操作很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