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野途手机客户端 赛事管理后台
扫码关注
“野途网”公众号
马上报名
×
意见反馈
客服电话:400-6563-116

14岁少年暑假随父亲骑行 安康至西安5天400公里

作者: 华商网 2019-07-10 14:10:28 5090 评论:0

14岁少年暑假随父亲骑行  安康至西安5天400公里

顶着炎日推车上坡口渴却没有水,冒着风雨骑车下坡感觉骨头要被震散,这对自讨苦吃的父子是如何成功穿越秦岭的?7月9日下午在西安市大雁塔南广场,14岁少年李是之向华商报记者讲述了跟着爸爸骑行的故事。

骑行计划准备了半年多

李东敏今年46岁,是国家税务总局安康市税务局一名工作人员,他说,这次和儿子李是之的翻越秦岭骑行计划,准备了有半年多的时间,“去年儿子放寒假的时候,我们就有计划这次骑行,商定后在空闲时间我们租了辆自行车,我先带他在家附近的地方骑行,让他慢慢了解骑行是怎么回事,和适应骑行的强度。”

今年4月,李东敏为自己和儿子买了自行车后,开始进行相关的训练,“从最开始的几公里到往返50公里的距离,李是之都坚持下来了,我当时就觉得此次翻越秦岭之行,他可以挑战成功。”

李是之是初二学生,提起这次翻越秦岭的骑行计划,他表示,最开始是不想参加的,“我有点犹豫,但我又觉得这是次难得的经历,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欣赏美景。”

李东敏称,计划这次骑行,是想趁着儿子学业还不繁重的时候,用不同的方式带他看看这个世界,“骑行既可以让他观赏秦岭的美丽风光,更重要的是,可以磨练他的意志,锻炼他的体魄,增加人生阅历,家人和学校老师都很支持这一做法。”李冬敏还说,因为他的腿部年轻时受过伤,担心年龄再大点,没有更好的机会和儿子再一起骑行。

14岁少年暑假随父亲骑行  安康至西安5天400公里

连续上坡曾一度怀疑导航有误

李东敏说,他们每天清晨6时许出发,连续骑行六七个小时,到达阶段目的地后,就停下来休息,“我们每天出发时各装一瓶水,如果水喝完了,路上遇到商店或吃饭的地方再补给水源,行囊里除了给儿子带了一条长裤和雨衣外,没有多带其他东西。”

父子两个5天骑行400公里,途中翻越了平河梁、月河梁、分水岭,“7月4日清晨出发,第1天住在石泉县,骑行95公里;第2天住在宁陕县,骑行75公里;第3天到旬阳坝镇,骑行50多公里;第4天到广货街,骑了66公里;第5天抵达西安,骑行75公里。”

7月9日上午,华商报记者在西安市大雁塔南广场见到李东敏和李是之。清晨刚下过雨的西安还有些寒冷,李东敏和李是之只穿着黄色短袖、短裤骑行衣,两辆自行车停在路边,李东敏笑着说不冷。

记者看到,李是之右腿上还留有骑行时的擦伤,鲜血已凝固,李是之却说,这没什么,“我想放弃的时候,应该就是骑行刚开始的时候,身体酸痛、骨头也觉得要散架了,觉得特别难熬,就想着要回家,当后面习惯后,觉得回家很不划算,一定要坚持下来。”

李是之还说,比起开始时坚持的痛苦,旅途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就是翻越山岭时所走的上坡路,“路不陡,是一直持续的上坡,我和爸爸还怀疑导航是不是把路导错了?太阳很晒,我们水也喝完了,全身肌肉酸疼,让我坚持推车上山的动力就是,我想着到了山顶,就能碰到人,就有水喝、有东西吃了。”

14岁少年暑假随父亲骑行  安康至西安5天400公里

陌生人关心鼓励让他备受鼓舞

7月7日至8日,李东敏和李是之骑行至秦岭分水岭的时候,遇到下雨天,气温骤降。李东敏说,李是之即使穿着两三件短袖也被冻得打哆嗦,“孩子穿着雨衣,十分狼狈,情绪也不是很高。”李东敏表示,一路上最难的是上坡,但是下坡也很不安全,路过无人区时不仅没有食物和水源补给,还要担心野兽出没。

李是之说,最沮丧的时候,路遇的陌生人给了他很大的鼓励,“我们在路上遇到西安自驾游的一对夫妻,他们热情地给我们水和热茶,还给我讲了他们亲身的经历,还鼓励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偶遇的摩托车车队经过我时,也给我竖了大拇指。这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最想看大雁塔 准备开展西安古文化之旅

李东敏说,他和儿子都不是专业的骑行者,“我爱好游泳,我儿子游泳和羽毛球都喜欢,还要参加全省中学生羽毛球比赛,他来西安,最想看大雁塔。”

李是之笑着说,他小时候曾来过大雁塔,印象深刻的是湖中的游览船和周边卖的小玩具,“现在变化特别大,我们后面几天准备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大明宫遗址公园、南门等地方,开展西安古文化之旅。”

提起这次骑行,李是之脸上充满了自豪,“放假别的同学在补习或者出去旅行,而我和爸爸从安康骑车到西安,一路上的风景非常美,自己感受也很多,这是我看到过的,最美的风景。”

编辑:夏春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动态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