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野途手机客户端 赛事管理后台
扫码关注
“野途网”公众号
马上报名
×
意见反馈
客服电话:400-6563-116

一年骑行12省,在一路向西中感悟自由与幸福

作者: 徒步中国 2022-06-08 17:20:06 4128 评论:0

一年骑行12省,在一路向西中感悟自由与幸福

01 四季

又是一年秋,距离去年从北京出发已经过了整整一年。在这个四季轮回里,我以自行车车轮周长的尺度丈量世界。骑行的脚印已经印过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 12 个省市自治区。

 一年骑行12省,在一路向西中感悟自由与幸福
过去一年的骑行轨迹

今年五月,抵达大理之后,我给自己放了个长长的暑假。时至八月,继续上路。 告别苍山洱海,一路往西。很快,我来到了坐落于大理剑川的沙溪古镇。

沙溪四周群山环绕,不知道这是否阻挡了旅行者的脚步。这里的人要比大理古城少得多,光线更多地打在石板路和木板房上,格外柔和。漫步其中更觉安逸。时而看到人家门口贴的对联,一边是字,一边是图,十足趣味。

一年骑行12省,在一路向西中感悟自由与幸福
有趣的对联

往前走,行吟歌者坐在河边自弹自唱,我溜到他背后花丛,按下快门。希望你能透过斑驳树影,听一听这首无言的歌。

一年骑行12省,在一路向西中感悟自由与幸福
行吟歌者

天色将晚,粉色晚霞是西坠的金乌给我们最后的馈赠。这成为了我心中,大理最后的一抹温柔印象。

 一年骑行12省,在一路向西中感悟自由与幸福
浅溪晚霞

02 自由与恐惧

在很多朋友看来,我是自由的。有人羡慕,有人佩服,羡慕的人羡慕我可以随意支配时间,不必为工作所困。佩服的人佩服我可以打败对未知的恐惧,敢于探索未知事物。

在一定程度上,前者是一种结果,而后者是实现这结果的必经过程。要想获得所谓自由,是需要战胜一些内心的恐惧的。

在我看来,战胜恐惧的唯一办法是迎接它。

恐惧无形,无法言明。当我们面对抽象、宏大、无法想象的概念时,人本能地产生恐惧。但只要活着,我们就生活在有形的世界里,可触可看,脚踏实地。当把注意力放在具体的、当下的、确定的事物时,总会找到“要做的事情”,而不仅是感到恐惧。我们害怕暗夜行走,但同样一条路,太阳升起后,我们便不怕了。现在把太阳拿走,把对暗夜的恐惧放在一边,莫管,硬着头皮走。我想每个人都会睁大眼睛,调动最大的视觉精力在每一步的落脚点上,一直到这条路的最后一步。

离开沙溪,不断西行。到达金沙江边虎跳峡的时候,天气越来越不稳定。阳光少了,云雨多了。听说虎跳峡有一条高路徒步路线,可以站在高处俯瞰金沙江。安顿好自行车和行李,到达的第二天早上,我冒雨进山。

一年骑行12省,在一路向西中感悟自由与幸福
雨中俯瞰金沙江

山路泥泞,雨势丝毫没有减小的意思,烦躁中来到一处简易木棚避雨。不知多久,忽来一个徒步者,没想到竟会有人同在这种糟糕的天气上山。

风雨飘摇的山上,有人同行总是开心的。他叫涂兵,但他说小时候其实并不叫涂兵,名字有三个字。有一天,在外当兵的爸爸回家,去给他上户口,却不记得他叫什么。于是就有了涂兵这个名字。他从拉萨徒步搭车而来,全部的行李就是一个背包。他说他喜欢这种听不到引擎声音的地方。骑了这么久,我也越来越觉得,徒步搭车是一种比骑行更自由更彻底的旅行方式。随身带的东西越少,能到达的地方才更远。

一年骑行12省,在一路向西中感悟自由与幸福
虎跳峡徒步路上的小村庄

03 关于幸福

我们所担心的,往往因未知而起,由幻想加工而来。把想象放一边,去试试,也许就会有新的理解。当然,我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拥有“不恐惧”的能力。道理是道理,实际是实际。我没有体验过任何别人的人生轨迹。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个叫做“不恐惧”的站点。我很幸运,似乎抵达了这一站。

从虎跳峡继续出发,我骑自行车,缓慢爬行在滇藏线的盘山公路上,速度近于行走。过往的车辆稀疏,山里的空气安静。仅听到自行车链条传动,呼吸的声音,律动的节奏一致。除此,天地之间再无其他。

我被融化。并不非常快乐,但是十分满足、踏实。这可能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我想,这种幸福和快乐的区别在于,幸福的感觉消散之后不会不幸福,而快乐消散之后却是不快乐。

比如地球、火星、银河、太阳系。它们泰然寂静,存在,于吞噬一切时间和空间的宇宙里。没有愤怒,没有快乐。超越一切。它们即佛。

对于我们,并不需时时处在这玄妙之中,也无可能做到。但我认为,这种时刻,是有必要偶尔体验的。因为只有见过真正的好,才能识别出不好,才能识别出不好是如何打着“好”的名义,招摇撞骗。比如那些宣示“让生活更美好”的广告,以及让人体会到短暂快乐后,产生更大空虚的物质依赖。至少,这能让我们更清楚地对待生活。

 一年骑行12省,在一路向西中感悟自由与幸福
冰山

我很幸运,知道在哪里能找到这种美好。虽然它不总在下个路口等我,但我总能在路上找到它。感谢万物,拥有这样的一刻。 

04 那些生活

艰苦地翻越了白马雪山之后,迎来了一阵愉快的下坡路。不经意间,前面出现了神山卡瓦格博。急忙刹车拍照,我知道,最期待的部分终于到来了。

在神山的注视下,一路下降,抵达德钦县城,继续10公里,到了飞来寺。飞来寺是个由两条马路组成的旅游小镇,每年都有很多人来这里观赏梅里雪山。对于游客,这是梅里雪山,因其优美的雪山线条以及30年前的神秘山难被人熟知.对于藏民,这是阿尼卡瓦格博,是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首,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至高无上的神。阿尼,在藏语中是爷爷的意思。

一年骑行12省,在一路向西中感悟自由与幸福
从飞来寺看黄昏中的卡瓦格博

神山不光在精神上引领大家,还在经济上真切地帮助它的子民。我在飞来寺遇到了一个自称大叔的年轻人旺扎——他32岁。他说附近村里的家家户户,都会去山里捡松茸,一人一天能挣两三千,每年捡上两个月,一家人就能挣二十万。但是捡松茸也是个技术活,会捡的人,能把松茸从肉眼看不见的地里翻出来。旺扎就不会。他念小学时,需要翻越好几座山去上课。小学毕业不想读书了,去给游客牵马、当向导、当司机,所以一直没学会捡松茸。

现在说起来还有些微的遗憾。除了松茸,旅游也是神山给本地人带来的一大重要收入。先不说发达的餐饮住宿带来的收入和就业机会,这里的很多收费景区也是原本的村子,每年都会给村民不菲的分红,比如雪山东坡的雨崩村和明永村。而一些尚未收费的村子也在景区规划之中,比如北坡的亚贡村和西坡的甲应村。本地人认为这两个地方的景色,要远远好于名声更大、游客如织的雨崩。

旺扎说,以前的人太苦了,要挖山砍树腾出地方种地,到他父母这一辈,还需要做些这样的工作。但是他这一辈就没做过了,现在的日子过得好。他在客栈里打打工,一年挣个两三万就够吃够喝了,明永冰川景区每年还会给每家分红七万块钱,所以生活没有什么压力。“如果不考虑后代的话,我们这代人应该是过的最舒服的了。”

旺扎的父亲原是青海玉树的僧人,来到卡瓦格博转山。因为太喜欢这里,就在明永村住下来,帮助重修了村里的寺庙,并娶了本村姑娘,也就是旺扎的妈妈。老父亲现在七十多岁,干不动农活了,所以旺扎有时间就回家看看。遇到他的前一天,他刚回家收了苞谷。

 旺扎有一个儿子,刚上初一,在县城读书。平时住校,但每周末要把他接回村子里,怕他在学校学坏。旺扎说,现在的小孩子十几岁就抽烟喝酒,前一阵就有个初二的女学生把肚子搞大了。 

我们作为客人来到,常常惊叹于雪山的美丽富饶和空气的新鲜无染,觉得世外桃源不过如此。但我不知道工业文明会对藏族的小孩和年轻人,以及他们的神山信仰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们普通话说得越来越好,牛仔裤上的洞洞越来越多,摩托车的排量越来越大,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上海。他们还会像父辈一样把生活在神山脚下,把神山当成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吗?旺扎非常坚定地说,现在年轻人都读书读出去了,去县城工作、买房,但是等他们五六十岁退休了,肯定还是会回来的。

05 荒野的智慧

在飞来寺短暂修整后,自然是要深入雪山腹地,去探索只有本地藏民和徒步者才能看到的风景。为了不至于留下过宝山空手而归之憾,我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先后走了梅里外转、雨崩(梅里内转)、梅里北坡三条难度不一的线路,从不同角度接近和感受梅里雪山。

荒野的一切都是野生的、自然的、与人类规则无关的。这里没有交通法规,没有日期星期,甚至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概念。荒野的一天,就是日升日落、云聚云散、花木绽放、牛羊吃草。我不知道怎么解释荒野的智慧,但是我相信她。远甚于相信社会规训和别人教过的话。

有时候,不是事情复杂,而是我们想得太多。在人群中想不明白的,去荒野中过滤一下,过滤掉外面的包装和伪装,可能就能看到事情的本来面目。

 一年骑行12省,在一路向西中感悟自由与幸福

雨崩神湖的倒影

因为神山信仰,梅里雪山的徒步除了荒野性,还多了一层特别感受。每一种文化都是迷人的、值得被尊重的。每一种文化也不会因为外人的不解或误解,而黯淡一丝一毫。当看到不同文化的人,做出不符自己预期的行为时,用“好奇”代替“奇怪”,去了解为什么,也许就了解到了世界的美丽之处。

卡瓦格博的核心地带,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东南西北,各有四方圣地,是人神分界之地。人类只被允许在四方圣地之外活动。换句话说,四方圣地是人们能去到的、最接近神的地方。因此,这四个地方,成为了藏民转山的最神圣所在。

北方圣地是「雄·错格」,错格是神湖,是卡瓦格博神的茶碗。东方圣地是「些·雨崩」,雨崩的意思,是村子中央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南方圣地是「鲁·为色拉」,为色拉就是色垭口,是神山南边分割滇藏界的垭口,很多人来此祭奠死者的遗物。西方圣地是「怒·甲应」,甲应是离卡瓦格博最近的村子。

我在梅里外转的时候去了「鲁·为色拉」,雨崩徒步去了「些·雨崩」,梅里北坡去了「雄·错格」。四方圣地只剩位于西藏察瓦龙的甲应村还没机会去。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抵达那里。

站在山上看着这些经幡,想到千百年来,每年都有无数藏民来此转山。他们在心里默念亲人的名字,为生者祈福,为逝者超度。

寻一个合适地方,挂上随身携带的经幡,把转山的竹杖带回家,可能就完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这该是何等的满足啊。

对于藏传佛教,我只是个一知半解的门外汉。但不了解也没关系,不妨碍近距离感受梅里雪山的震撼。离冰川足够近,任何人都会直觉到那种震撼。但这种震撼只有亲临其地才能感受,很遗憾我的文字和照片,都无法准确传达。就像那天我在 214 国道骑行中感受到的幸福一刻一样。

一年骑行12省,在一路向西中感悟自由与幸福

在探访梅里雪山的过程中,有太多记忆深刻的时刻,无法形容,无法泯灭。比如过垭口遇到的风雪冰雹,牧道边无人知晓的随风摇摆的野花;

比如林深之处突然出现又快速消失的小鹿;比如埋头苦爬时突然出现的平静湖泊、雨中跋涉一抬头看到的巨大彩虹……再迷人也会结束,没人能一直待在荒野。但是回归城市并不意味着离开荒野。如果一个人是荒野性的,在荒野里是,在城市里也是。那些在荒野里所见所学的,将伴随一生。梅里转山的某天,海拔四千多米的山上,我看见黑色牦牛站在牧道中央。人来不躲,人走不送。眼前是洒满阳光的山谷。

编辑:F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动态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