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几年中,AM/ENDURO级别以下的软尾车型基本都是以气压后胆为主,当然,一些速降车上也采用气压后胆,比如阿伦·格温(Aaron Gwin)在世界杯速降赛上坚持使用Fox Float X2气压后胆,并获得多场胜利。难道螺旋弹簧后胆就此没落了?不见得,在过去的一两年里,螺旋弹簧后胆又卷土重来。
气压后胆重量轻,是很多AM/ENDURO车型的标配
随着弹簧后胆本身材质的革新以及轻量化的车架组合,重量已经不是限制消费者的因素
为什么螺旋弹簧后胆会卷土重来?我们先来看看空气和弹簧避震器的优缺点,这里我们只讨论两种材质在后避震上的特性,而不涉及结构或阻尼功能。不管空气还是金属弹簧,两者都是高效的避震媒介材质。作为避震器,论重量,空气绝对轻过金属,不管是钢、钛还是其他材料,都不可能比空气轻;而弹簧虽然重,但是能够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始终保持性能一致,不会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温度、海拔等)而减弱。对于自行车来说,重量是大部分人会“斤斤计较”的问题。之前螺旋弹簧后胆的重量会比气压后胆多出不少重量,这对于AM级别以下车型来说并不“友好”,因为它们还要兼顾上坡。这几年,随着材料技术的革新,螺旋弹簧后胆的重量达到了可接受范围,加上许多车型的车架都采用更轻型的复合材料,重量已经不足以限制消费者使用螺旋弹簧后胆。
弹簧后胆更具有线性表现
另一个关键点是螺旋弹簧后胆更为线性。如果单说性能,那么弹簧还是要比气压表现略胜一筹。因为气压避震有至少一个高压气室(现在的后胆都不止一个),要维持气室密封性,就需要更多的密封圈,也就意味着更多摩擦力,螺旋弹簧后胆就不需要有这样的顾虑。
通常弹簧后胆具有更长的行程
重要的一点是现在小行程山地车的行程不再“小”。十年前被定义为DH车型,如今可能只有AM级别。如今的玩车风格以及各大赛道都更为劲爆,各大厂商也纷纷推出更长行程的车架来满足市场,具有更长行程的螺旋弹簧后胆能够更好的胜任这样的环境。
最后一点是螺旋弹簧的后胆维护相对气压后胆来得简单、保养周期更长。任何产品没有良好的保养都不能体现出它最好的价值,当然它的使用寿命也随之变化,简单来说就是螺旋弹簧后胆更耐用。
随着避震技术的不断进步,螺旋弹簧后胆卷土重来,也许几年之后气压避震还会再夺回阵地?只有拭目以待了。不过无论怎么样,技术的进步对于行业和车友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
编辑:滨
论抗压,还是弹簧
耐艹当选弹簧后胆
意见反馈
© 2016-2021 Wildto Corp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4001544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4162号
关注野途
野途赛事公众号
野途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