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给自己毕业后的大礼包。" 骑行 16000 公里,从西非国家贝宁一路骑行回国,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读的浙江奉化小伙袁江磊在历时 360 天后完成了 2017 年的 " 打卡任务 " ——用脚丈量外面的世界。而在 " 亲密接触 " 外面的世界后,袁江磊开始了他 2018 年的新计划——回到贝宁,用筹集的资金,为当地居民打井、安装太阳能发电站。
袁江磊骑行在亚美尼亚的高山间
今年 27 岁的袁江磊是浙江奉化人,2014 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后,袁江磊参加学校派驻非洲贝宁孔子学院支教活动的选拔,前往西非传播中国文化。
"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正好可以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 袁江磊告诉记者,在孔子学院支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而贝宁是他第一份工作的目的地。
袁江磊在乌兹别克斯坦农地里露营
" 这个国家的人非常可爱,每天可以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 初到贝宁,给袁江磊印象最深的便是当地居民的笑容," 非常热情,虽处异地,但却不失温暖。"
袁江磊告诉记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贝宁,不少人对中国、中国文化充满了兴趣," 但凡有时间,他们都会过来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两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这期间,袁江磊去了贝宁的各个角落,全面感受了这个西非国家。
“年轻的时候总是想做一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接受未知的挑战。”生活中的袁江磊同时也是一个骑行爱好者。2016 年 9 月,带着一份憧憬,袁江磊开始了他的骑行计划,从贝宁出发,途经多哥、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马里、几内亚、土耳其、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伊朗、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等 16 个国家,历时 360 天,行程 16000 公里,一路骑行回到了中国。
而正是这次骑行让袁江磊深入了解了这些国家,与外面的世界有了一次 " 亲密接触 "。
" 走出去以后才知道我们的国家在这些地方非常具有影响力,在那里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制造’。" 袁江磊以摩洛哥为例,在当地,中国国产手机颇受欢迎," 那里甚至有很多我们国内常见的国产手机的专卖店。"
2017 年 9 月,袁江磊终于回到了家乡奉化,结束了一路的骑行。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之后,袁江磊打算再赴贝宁。
" 现在我已经筹集了十万的资金。" 袁江磊表示,他将用这笔钱为贝宁当地居民打井,安装太阳能发电站," 因为在骑行的过程中,我发现有许多国家需要这样的绿色能源,贝宁便是其中一个。"
编辑:芒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