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曾经当过三次皇帝,又三次被推翻,在一些读者的固有思维中,溥仪应该是一个干啥也不成的“窝囊”皇帝,其实这个观点还真的错了,溥仪其实是一个富有才气,而且非常聪明的人。
限于篇幅和字数,小编随便举几个小例子:溥仪写过《我的前半生》在国内再版了二十多次,国内发行210万册(不算盗版),还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并在国外出版发行。
溥仪还是一位书法家,他写的一幅五言立轴,在上海珍和拍卖行,拍出了58万的高价。由此可见,能写畅销书,能写书法上拍卖会卖钱的人,一定不会太笨。
溥仪十几岁的时候,清朝已经黄摊、解体、彻底翘辫子了,按照《清室优抚条例》年少的逊帝溥仪还可以居住在紫禁城中。溥仪有个小舅子,也就是婉容的弟弟润麒,润麒超级会玩,他送给了溥仪一辆三枪牌自行车。
当时的三枪自行车是英国货,是伯明翰武器公司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剩下的军用钢材,制作的“高大上”的奢侈骑行工具。
溥仪如获至宝,没用几天,他就学会了骑自行车,为了在皇宫中骑行没有障碍,他还命人将故宫中的门槛子,全都给砍掉了。
溥仪御用的小轿车在文字记载中,共有五辆,分别是1924年,他命令内务府在北京享茂洋行买来的小轿车三辆:美国通用轿车、新式上海造小汽车、美国造六汽缸“别克”牌小轿车。可是这三辆车还没等使用,他就被冯玉祥派人赶出了皇宫。
溥仪在长春建立了不得人心的伪满帝国后,他又有了两辆轿车,一辆是黑色的别克车,另外一辆是红色的卡迪拉克礼宾车。
当时,拥有轿车的人非富即贵,伪警察们也不敢拦截这样的车辆,驾驶轿车的司机,也就没有考取驾驶证一说。溥仪当年的司机回忆,溥仪对这些开起来风驰电掣的轿车非常喜欢,一有闲暇,就跳上汽车,一脚油门就把车开出去,轿车在伪皇宫的御路上飞快地行驶,溥仪也是一脸的兴奋。
溥仪骑自行车,开小轿车都很有天分,可是他却对另外一种“车”说啥也学不明白,这种车就是——三轮车。
溥仪在政协文史资料室工作的时候,有一次他到下面去参加劳动,领导照顾他,就让他和新凤霞等人去买菜,当时买菜的工具就是一辆八成新的三轮车。
溥仪并没有骑过三轮车,但他听一起去买菜的同事们说,三轮车难骑,故此,他就一路跟随着推三轮车的同事来到了菜市场,新凤霞因为常干家务,故此,买菜讲价非常再行,中午做饭用的菜全部买齐,装在车上,准备往回走,溥仪觉得自己应该表现一下,他说:“我两个轮子的自行车会骑,四个轱辘的汽车也会开,三个轮子的三轮车我也能骑!”
溥仪上了三轮车,可是骑上之后,这才发现,根本就不是他想的那么一回事,不管他怎么使劲,三轮车都向一边跑偏,溥仪没踩住刹车“咣”的一声,三轮车撞电线杆子上了……
溥仪掸掸身上的土,他从地上站起来,终于明白了:民国年间的自行车、小轿车,那都是有钱阶级才能享用的奢侈品,而三轮车却是贫下中农阶级的劳动工具,两种工具,完全不是一回事。看来,他确实需要好好地领悟和学习,才能走到人民群众中去,使用好这种最普通的劳动工具了。
可是溥仪对“摔”过他的三轮车,产生了畏惧之情,直到他去世,也没有掌握这种交通工具的骑行诀窍。
编辑:V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