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藤,这个在骑行圈颇具话题性的国产轮组品牌,总能用独特的方式刷新行业认知。他们是第一家将汉字融入到LOGO的轮组品牌,突破了传统轮组行业以英文为主的视觉体系,形成独特的东方骑行美学符号。
同时,静藤也是国内首个推行"两年无忧售后"的轮组品牌,更是唯一一家主动发起过两次产品召回的国产品牌,这份对品质的执着,展现了其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这让静藤在车友中积累了不少好的口碑。
就在上个月初(3月11日),静藤轮组品牌在浙江杭州成功举办了以“以极致之心,重塑骑行力量”为主题的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了其新款迭代惯性-INERTIA系列轮组。小编也有幸受邀参与了此次的活动,在发布会上看到了静藤新款迭代惯性-INERTIA系列轮组,不过遗憾的是本次活动并未设置新品体验环节,不过这种"留白"反而为后续的产品体验埋下了更多的期待。
在发布会结束后不久,小编也收到了静藤新款迭代惯性-INERTIA系列轮组。值得称道的是静藤的包装方案:印有INERTIA字样的主箱内,前后轮分别安置于独立子箱,这种"双保险"设计彻底杜绝了运输磕碰的风险。每个轮子都被很好的保护其中,体现了品牌对细节的苛求。
小编拿到的这对是D52版本,这个命名直观体现了52mm框高特性,其车圈重量为:365g/个。车圈安装在一对290g的24孔花鼓上,每根辐条(3.7g)+条帽(0.54g)的重量为:4.24g,最终实现1230g的极致轻量表现(同系列D40版本更是轻至1150g)。
说完重量再来看看它的价格,1230g的重量和¥4680元的售价,让其在一众国产轮组品牌中脱颖而出。用入门碳纤维轮组的价格,提供准竞赛级的性能。在拆箱那刻,那些没能在发布会体验的遗憾,终将化作路上的惊喜。
静藤迭代惯性-INERTIA系列轮组的车圈采用东丽T700+T800碳布优化排叠方式,通过多层交错的铺层技术来实现纵向刚性的提升。
INERTIA系列轮组无孔胎床设计,取消了传统的辐条开孔,不仅省去了胎垫,还能有效减少一定的重量。同时,它还能增强车圈的整体性,降低内胎穿刺风险。
21mm的内宽和30.5mm的外宽设计,搭配28c-30c的轮胎可以让胎壁从轮圈外沿平顺过渡,减少一定的湍流。
此外,静藤还对其优化了结构设计,在INERTIA系列轮组上使用了不对称的偏心车圈,再配合优秀的花鼓几何设计。使前轮碟刹侧辐条张力达130KGF,支撑侧辐条张力100KGF,前轮两侧张力为1.3:1。后轮碟刹侧的辐条张力为79KGF,驱动侧的辐条张力为130KGF,后轮两侧张力为1:1.65(公测版)。
花鼓几何和车圈偏心的设计有效减少了张力不平衡,避免非碟刹侧辐条过松导致的刚性不足或断裂风险。
车圈气嘴孔位还增加了凸台,目的是更好的配合真空气嘴使用。不过小编为了追求极致的轻量,选择了TPU超轻内胎。
INERTIA系列轮组搭配了自主研发的花鼓,60T高密齿圈棘齿系统,结合四齿两爪双千斤片结构,实现性能与可靠性的双向兼顾。
说到塔基,顺便提一下。在使用的这段期间,静藤在产品自检与客户的反馈中发现,INERTIA系列轮组的塔基垫片存在部分材料偏软的问题。因此,静藤也主动提出为用户更换垫片与塔基的声明,展现了品牌对产品可靠性的严谨。
塔基的表面还做了偷轻的设计,确实体现了对极致轻量化的追求,但并未牺牲关键的结构强度和传动效率。
连接花鼓与车圈的辐条及辐条帽,采用了定制的超轻钢辐条与钛合金辐条帽。钛合金辐条帽拥有优异的耐腐蚀特性,能够100%降低因汗液侵蚀和环境污染引起的腐蚀断裂风险。
INERTIA系列轮组使用了稳定的24根辐条1:1 2×非重叠编法,这是一种在刚性、轻量和静音之间取得精准平衡的编法,可以避免摇车时辐条交汇处的异响。
在实际测试中,INERTIA系列轮组展现出了轻快、响应迅速的特点。52mm的框高没有拖脚的感觉,让我一度以为装的是一对低框爬坡轮。特别是平路起步时,当你起脚准备摇车冲刺,轮组的响应很快,每一脚都很实。
INERTIA系列轮组的轻快体验确实体现了其设计上的巧妙平衡,尤其在空气动力学与重量优化的结合上。52mm框高轮组通常是更侧重气动性,但1230g的重量已接近爬坡轮水平,这也很好的诠释了起步时的轻快感。
小编也拿之前原车上装的轮组与INERTIA系列轮组做了对比,两次测试的路段、距离、时间和均速基本一致,但是功率节省了19w。INERTIA系列轮组的在踩踏的过程中,并不会感觉到很强的乳酸堆积感,而且在停脚后的掉速不会很快,仍有很好的惯性。
不过考虑到风向和气温还是有点差异,这个数据仅供大伙参考。
面对海湾大道上风向多变的天气,INERTIA系列轮组表现出很稳定的抗侧风能力,在应对侧风时不会感觉有人跟你抢车把的感觉,可以有效分散侧向风压,减少横向力对操控的影响。
INERTIA系列轮组在起伏路的表现尤为出色,确实展现了其在空气动力学与重量优化之间的巧妙平衡。52mm的框高通常让人联想到气动性更强的轮组,但INERTIA轮组却以接近爬坡轮水平的1230g重量,带来稳定的发挥。
同时,INERTIA系列轮组在爬坡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较轻的重量搭配轻量化的外胎及TPU内胎,让轮组整体维持在一个极致轻量的水平上。应对缓坡时,坐踩时可以很好的维持在一个踏频区间,不会有明显的拖脚。不过随着坡度的增加,在你起脚加速时,钢条及高框轮组的不足也开始出现,没有了在缓坡及平路上那种明显的加速感。
总的来说,静藤INERTIA系列轮组拥有一个不错的重量以及卓越的性能表现,关键是价格还亲民,具备了轻量、性能与实惠的兼顾,这让它在5000元内公路车轮组市场中脱颖而出。对于追求极致轻量化和性能的用户来说,静藤INERTIA系列轮组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选择。
编辑:耀
这重量吊打很多碳条
跟小编同款轮组,确实平路骑起来很省力,可以可以
意见反馈
© 2016-2021 Wildto Corp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4001544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4162号
关注野途
野途赛事公众号
野途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