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野途手机客户端 赛事管理后台
扫码关注
“野途网”公众号
马上报名
×
意见反馈
客服电话:400-6563-116
已结束

2022大运河小铁人三项系列赛“甪端杯”苏州吴中站(C级)

比赛时间:2022-09-18 07:30-2022-09-18 12:30

报名时间:2022-08-25 08:00-2022-09-14 23:55

比赛地点:江苏 苏州 吴中区甪直镇节子浜8号

主 办 方: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体育局 苏州市人民政府

野途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用手机报名

野途小程序二维码

扫一扫用微信小程序报名

赛事组别

2022大运河小铁人三项系列赛“甪端杯”苏州吴中站定于9月18日在甪呦呦成长社区(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节子浜8号)举行,设超短距离U13组、U11组和迷你距离U11组、U9组,超短距离8.3KM,游泳0.3KM+自行车6.4KM+跑步1.6KM;迷你距离4.1KM,游泳0.1KM+自行车3.2KM+跑步0.8KM。

长按识别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本规程遵循《世界铁人三项联盟竞赛规则》《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比赛安全保障指导意见》,并执行《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业余运动员技术等级评定办法》《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小铁人比赛积分排名办法》,采取分站赛的形式。

联系电话:18550099094

官方微信公众号:甪呦呦成长社区

竞赛规程


一、比赛时间

2022年9月18日 上午

二、比赛地点

甪呦呦成长社区(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节子浜8号)

三、参赛规模

200人

四、项目设置

短距离U13组、U11组;

迷你距离U11组、U9组

五、指导单位

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

六、主办单位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体育局苏州市人民政府

七、承办单位

江苏省体育竞赛管理中心苏州市体育局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

八、协办单位

苏州市吴中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甪直镇人民政府

九、运营单位

天一格(苏州)文体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十、参赛对象

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团体会员、个人会员及铁人三项爱好者。

十一、比赛项目和距离


十二、组别设置与年龄要求

注:1.上述所有年龄以运动员参加比赛当年12月31日的年龄为准。
十三、参赛资格

(一)每人限报一个组别,运动员需根据组别设置和年龄要求选择具体参赛组别;

(二)运动员报名后不得更换参赛组别,如运动员确因伤病无法参加比赛,需出具书面退赛函,经批准后退赛;

(三)根据铁人三项竞赛规则,所有参赛运动员均须办理比赛期间意外伤害和突发疾病保险,发生意外伤害情况,所需医疗急救等相关费用由参赛运动员自理。运动员个人保险至少须满足以下条件,否则不得参赛:个人保险覆盖时间至少为赛前1至2天(根据抵达赛区时间)、比赛日和赛后1天,保险赔偿范围须包括但不限于意外伤害身故和伤残、突发疾病(须包含猝死、中暑)身故和伤残、意外伤害医疗、突发疾病医疗,且意外伤害身故和伤残、突发疾病身故和伤残保险赔偿额度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意外伤害医疗、突发疾病医疗保险赔偿额度均不低于人民币3万元。特殊人群(儿童)意外伤害身故和伤残、突发疾病身故和伤残保险赔偿额度根据银保监会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四)身体健康条件要求:小铁人比赛综合了游泳、自行车和跑步三个单项,对参赛运动员身体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参赛运动员应身体健康,有长期参加锻炼或训练的基础。参赛运动员应按照《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参赛运动员体检指导意见》进行身体检查与监控,并结合体检报告、医师意见评估自身健康状况,确认是否可以参赛。

(五)未成年运动员须在报名时提供本人和本人法定监护人签署的“参赛声明书”(附件2)至报名联系人,通过审核的运动员方可参赛

(六)参赛运动员及其家属须符合举办地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并有义务配合防疫工作以及提供相关健康或检测报告等。


十四、竞赛办法

(一)竞赛规则执行最新版本的《世界铁人三项联盟竞赛规则》《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犯规行为处罚细则》。

(二)器材装备

1.比赛时,组委会提供自行车及头盔供选手使用,骑行结束后,将自行车归还至换项区摆放处。

2.组委会为参赛运动员提供比赛服、泳帽等。3. 运动员须自备护肘、护膝等安全护具。

(三)比赛关门时间

十五、裁判员(技术官员)由组委会选派。
十六、报名

(一)报名方式线上平台及线下报名渠道同时开通。报名时,运动员须仔细阅读并同意《报名须知》,按要求如实填报个人信息并支付报名费。鼓励中小学以学校、俱乐部为单位团体报名。

(二)参赛资格鉴于当下疫情情况,本次赛事只接受江苏省内选手报名参赛,同时建议参赛选手在报名同时完成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个人会员注册,以便于赛后能够查询成绩和申请纸质证书,同时建议集体组织报名的学校或者俱乐部完成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团体会员注册。注册会员免费,后期如申请纸质技术等级证书需缴纳工本费50元。

(三)参赛名额本站参赛总人数不超200人,报满即止。

(四)报名费用本站赛报名费每人为298元人民币。

(五)报名费包含背包、比赛服、纪念衫、号码布、芯片、号码贴、毛巾、完赛奖牌、补给品、完赛纪念品等。

(六)报名费退还政策报名费支付成功后,如运动员确因伤病无法参加比赛,须县级以上医院出具诊断证明,经赛区组委会批准后退赛并退还报名费,退款所产生的手续费由申请人承担;赛前7天申请退出比赛的全额退款,其他情况退出比赛,报名费不予退还并保留明年参赛优先名额。
十七、报到

(一)防疫检查所有参赛运动员及家属有义务根据举办地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配合防疫工作以及提供相关检测报告等。

(二)身份审核参赛运动员交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二代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护照),同时进行影像采集。

(三)领取参赛物品参赛运动员须凭本人有效证件领取参赛物品,未成年人须由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陪同领取参赛物品。赛事组委会有权对不符合参赛资格的运动员不予发放参赛物品,并不予退还参赛费用。
十八、奖励办法

(一)各组别前3名获奖品、证书;

(二)获得有效成绩的运动员均可获得完赛纪念奖品,完赛纪念奖品现场发放。

(三)满足成绩要求且在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会员信息系统注册的小铁人,均可申请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小铁人技术等级证书及勋章。
十九、未尽事宜未尽事宜及比赛的竞赛规程另行发布。
二十、解释权归属本竞赛总规程解释权归大运河系列赛组委会。

参赛运动员体检指导意见

一、体检的必要性

(一)铁人三项运动具有赛程长、强度高、赛场环境不稳定等特点。对人体的刺激是剧烈和深重的,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急性伤病,以心血管、呼吸、中枢神经、胃肠道和运动(骨和肌肉等)系统的刺激或损害为主,重者可危及生命。

(二)由于急性伤病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对运动员全面身体检查、循症系统监控、积极防治伤病、建立健康档案等模式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良好的身体状况是从事铁人三项运动的基础,在伤病状况下进行铁人三项运动,会增加运动员的健康安全风险。

(三)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参赛运动员的健康安全,确立“超前预防”思想,特制定此体检指导意见。运动员未能按要求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或检查结果不符合以下要求的,不得参赛。

二、综合要求

(一)赛前体检运动员必须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和体能状况,并在赛前(最长不超过赛前六个月),自行到“二级甲”或以上等级的医院进行体检。

(二)自我监控赛前单次体检结果正常,仅仅表示选择的体检项目所反映的身体健康状况。由于体检方法及项目所限,并不能完全排除身体潜在的风险;由于“人身体状况的可变性”,更不能证明运动员完全有能力安全完成比赛。

因此每位参赛运动员必须做到:1.赛前主动确保自身状况良好,没有感冒、发热、病毒性或细菌性扁桃体炎、咽喉炎、胃肠炎、其它急慢性伤病等。2.运动员在比赛中,应时刻保持对自身身体状况的监控,如出现胸闷、胸痛、心慌、恶心、呼吸困难、异常疲劳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比赛,并向最近的医疗点或赛事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三、体检项目

以下体检项目是根据铁人三项运动中的常见急性伤病所设:

(一) 内外科一般检查(所有运动员)重点询问和甄别参赛运动员有无以下情况:

1.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严重神经衰弱综合征;

3.猝死等家族史;

4.运动性应激性或急性伤病的既往史;

5.呼吸系统疾病,如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急或慢性呼吸道感染;

6.胃肠道疾病,如消化道溃疡活动期。

(二)血压检查(仅13岁以上运动员)

1.50岁以下的运动员:收缩压≤130mmHg(17.3KPa),舒张压≤85mmHg(11.3KPa);

2.50岁以上(包括50岁)的运动员:收缩压≤140mmHg(18.6KPa),舒张压≤90mmHg(12KPa)。

(三)心电图检查(所有运动员)心电图报告须经医师诊断,评估标准如下:

1.正常心电图(经医院确诊无明显异常):(1)窦性心律;(2)成人心率40~100次/分(专业运动员心率可低于40次/分)。

2.不符合参赛条件的异常心电图包括但不限于:(1)窦性心动过速,成人心率>100次/分;室性心动过速;(2)频发的窦性心律不齐;(3)窦性停搏;房性、交界性、室性期前收缩或逸搏;(4)病态窦房结综合症;(5)Ⅱ度及以上的窦房、房室传导、左束支传导等阻滞;(6)预激综合征;(7)心肌缺血,ST段缺血型降低(包括水平型、下垂型、弓背型、下陷型、近似缺血型),T波改变(包括低平、双向、倒置),Q-T间期延长,U波倒置,心律失常等;(8)其他心电图异常,如房颤。

(四)“血生化全项”(可酌情加做)判断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清离子、心肌酶谱等的情况。

(五)“彩色超声心动图”(可酌情加做)判断心室、心房、瓣膜、心肌及其运动(收缩能力和顺应性)、射血分数及心输出量等的情况,规避心脏结构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