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环法赛事组办方ASO宣布环法将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发车,马塞尔·基特尔立即表示:他自豪地看到新一代德国自行车手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除了托尼·马丁(5个环法单站冠军)和安德烈·格莱佩尔 (11个环法单站冠军)之外,基特尔亦是德国自行车竞技巅峰的象征之一。
如果再加上约翰·德根科尔布(虽然他还未在大环赛中夺过单冠,但2015年他曾包揽米兰-圣雷莫赛和巴黎-鲁贝赛等五大经典赛中夺冠),德国车手的表现令人啧啧称许。从前在大家的认知里,德国车手擅长计时赛,如四次世锦赛TT冠军托尼·马丁以及在这之前的迪特里奇·瑟劳和扬·乌尔里希。然现如今,德国车手以冲刺实力而闻名。
约翰·德根科尔布
“他们可以说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代。”媒体人汤姆·马斯特罗菲说:“尽管大多数年轻车手都被往计时赛方向培养,但他们的冲刺能力亦得到很大精进。”
这个描述同样适合基特尔的职业生涯。现年29岁的他已斩获9个环法单站冠军,而在他成为冲刺一霸之前,他曾是德国人眼中计时赛的未来。2004年,15岁的基特尔参加德国国家青年公路锦标赛并夺得冠军,从此便一鸣惊人。自2005年到2010年,他几乎包揽了德国国家锦标赛计时冠军,另外他还获得过UCI青年世锦赛计时冠军、欧锦赛U23计时冠军等诸多荣誉。
基特尔
“德国车手一般从小时候就开始参加较容易的平路赛,”汤姆·马斯特罗菲说,“他们学的就是通过冲刺平路赢得胜利,而不是主攻难度高的爬坡赛。”
基特尔出生于东德的阿恩施塔特,德根科尔布来自隔壁的城市格拉,格莱佩尔则是罗斯托克,无独有偶,6届环法绿衫获得者埃里克·扎贝尔同样来自东柏林。他们的故事提醒着我们曾有无数个天赋卓越的东德车手,他们被困在那堵柏林墙之下,几十年来只能以业余选手的身份参赛。
例如,奥拉夫·路德维希,一位伟大的冲刺手,1990年环法“绿衫”的持有者,他运动生涯的大部分时间身份都是业余车手。但他又是幸福的,至少在职业生涯快要结束时参加了环法。而在他之前的无数东德车手,甚至许多同时代东德人,参加环法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奥拉夫·路德维希
然后就是扎贝尔了。在1996年至2001年期间,他连续六次获得环法绿衫并赢得12个单站冠军,埃里克·扎贝尔显然非常强大,但夸张点说,若不是政治原因,他的成就很可能会被在他之前很多才能卓越的东德车手所取代。
埃里克·扎贝尔
在当代,东德传统车坛的典型无疑就是格莱佩尔了。他是目前一众德国车手中年纪最大的,今年7月16日他就满35周岁了。“大猩猩”格莱佩尔2005年开启了他的车队职业生涯,最早效力于东德的威森霍夫车队,在那里他得益于德国前知名车手延斯·赫伯纳(Jens Heppner)等人的指导。格林佩尔是典型东德自行车坛的产物,在那个期间,年轻车手受益于退伍车手的影响。在德国,自行车运动几乎比足球更受欢迎,这个国家自行车运动的核心原则可以用“老手教新手”或是“代代传承”来形容。
格莱佩尔
近年来,德国车手们在大环赛中大放异彩。基特尔、格莱佩尔、德根科尔布和托尼·马丁都是大受欢迎的德国车手。他们通过不断地努力变强而赢得车迷的心,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表现没有任何兴奋剂的影射。
编辑:哈比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