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前地区领导人马英九除了是个运动迷,他也是个铁三爱好者。马英九认为运动会使个性变得更加开朗。跑步到一定时间,大脑就会分泌一种物质,让人产生愉快的感觉。
个性开朗的台湾前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这次不仅将运动进行到底,连口头也不放过,8月28日,马英九就喊话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强调,他与他的前任都有登上太平岛,“未来我的继任者也该如此。”言下之意,便是要求蔡英文应登上太平岛。这个台湾前地区领导人也是不甘寂寞,近日动作频频。
此前24日,马英九挑战以单日攻顶方式攀登台湾玉山主峰,于凌晨4时10分启程,经过7个半小时,于中午11时40分成功登上海拔3952米山顶。
马英九当日戴上招牌的纱布手套与太阳眼镜,身着黄衫登上玉山,通过社交网站视频直播表示,自己终于完成登上玉山主峰的心愿,过去10多年来一直凑不出时间,能完成心愿感到高兴。
马英九表示,登上玉山有种睥睨群山、遥望天下的感觉。沿途看到许多民众攀登玉山,也见到许多海外朋友,希望更多人到这里领略玉山之美。成为首位实现玉山攻顶的卸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马英九已经安排9月4日要到南投泳渡日月潭。
台湾地区前领导马英九十分喜欢运动,曾参加过两届的铁人三项,他说“跑完10公里,再游1公里,这两个结合起来,感觉最爽”。参加铁三前,他也是位跑者。
马英九是如何开始跑步的?
“我从小就相当喜爱运动,从小学时的‘跳双杠’、初中的游泳,到高中、大学的足球,到壮年以后的长跑,一直没有间断。但我所从事的运动中,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跑步吧,‘长跑人生观’也成为我经常受邀演讲的题目。”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翌年随父母迁居台北的“小马哥”,是从1975年开始跑步的。
当时25岁的马英九人在美国,正处在两大人生节点之间:此前一年,他拿到中国国民党“中山奖学金”赴哈佛大学攻读法律;此后一年,他获颁纽约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并与大学同窗周美青结婚。
说起他跑步的初衷,和其他人还有不一样的地方。1974年,马英九打排球伤了膝盖,半月板撕裂,后来又旧伤复发,不得不动手术切除半月板,术后,他接受了医生的建议,用跑步来促进膝盖恢复。没想到从此与跑步结缘。
另外,家族的原因也让他对跑步格外在意。马英九的祖父60岁时死于中风,父亲也有高血压的毛病,而跑步能充分有效的预防这两种疾病,这让马英九有充足的理由爱上跑步。此外,马英九还可能遗传了父亲的跑步天赋,父亲马鹤凌在初中二年级曾夺得湖南省运动会万米冠军,后又在湖南省运动会中夺得400米、800米、1500米和10000米四个冠军。
跑量超一万五千公里,零下30度也跑步
马英九不但积极参与跑步实践,而且对跑步的理论知识也有所研究,为此还专门从国外购买到《跑步者》杂志研究学习,掌握了很多跑步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让他对跑步的兴趣倍增,使得他能将长跑运动坚持了下来。
在实践方面,马英九更是为当仁不让的跑步专家。他对跑步可以说到了痴迷的程度。虽然公务缠身,几乎没有时间跑步,但是他总能挤出时间来。马英九曾经自豪的说到:在全球很多城市,他都能找出最合适的跑步路线。一次在美国密西根湖,马英九居然在零下三十度的气温中外出跑步。从1975年到现在,马英九的跑龄已近达到了32年,其跑量已经超过了一万五千公里,时间超过了3000小时。
马英九毫不保留的将自己的跑步经验和他人分享,同时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很多人了解了跑步,接受了跑步,并在台湾一度掀起了跑步的热潮。他率先在台北提倡警察跑步减肥,并且身体力行,在3000米体能测试,与不少发福的警官气喘吁吁形成鲜明对比,他只花了12分6秒就抵达终点,而警方标准是50—59岁组只需16分40秒满分。
2009年4月,马英九59岁了,5公里他跑了27分34秒。
参赛数百次,但只参加过一次马拉松
早在1979年,台北市就发起“早安,晨跑”活动,但真正将这一运动发扬光大的还是马英九。马英九喜欢运动,尤其喜欢每天早上慢跑(据幕僚透露,他每天跑3公里),他形容跑步是最便宜的运动,既不分阶级又不花钱,可以在运动场上跑,也可以在马路上跑。在民间举办的摩天楼爬楼梯登高比赛中,马英九的拼劲不输20多岁的年轻人。此外,他还参加了大大小小数百次长跑比赛。
在2002年一篇题名《运动与我》的自述中,马英九写道:“那一次参加北二高国际马拉松,是我第一次跑全程马拉松,也是我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次。那年我42岁……”
尽管马英九只跑过一次全马,但他仍然收获了诸多感悟。他在《运动与我》一文中写道:
“我过去跑步时给自己定下‘三不’原则:中途不退出、半路不休息、成绩不退步。1992年参加北二高国际马拉松,让我发现原来人真的生而不平等,有些人天生就是跑马拉松的料,纵然我拼了老命也没办法超过他,所以我跟自己比,只要做到每次都能跑完全程、成绩不退步就很难能可贵了,如果还能进步,当然更是额外收获。
“这一段42.195公里的长跑,让我体会到非常多的道理。例如:‘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要参加马拉松赛,比赛前三个月就要在体力、食物乃至各种细节上做好调整及准备,才能有最满意的表现。
“长跑的道理与人生有很多是相通的,我常以‘人生有如一场马拉松,不要怕输在起跑点上’来勉励年轻人。重要的是过程,跑完全程就是胜利。长跑著重配速,开始如果像跑百米,拼命向前冲,没多久就会‘力竭汗湍,殆欲毙然’。同样地,开始的落后也不能算是失败,结果总是要到最后才揭晓。”
唯一的遗憾是,查不到马英九那次跑马拉松的成绩。
每周游泳三次,竞选期间单车环岛
除了跑步之外,马英九还相当迷恋游泳。他现在每个星期至少游泳三次,都是利用上班前,大约早上六七点的时间,每次一游就是1000米。马英九是个自我要求很严的人,刚开始还不太会游的时候,每次下水他都会计算自己换气的次数,务必做到一次比一次进步,游得一次比一次快;他甚至请身边的人观察自己游泳的姿势是否正确,然后参考他们的意见再做修正。在马英九的感召下,市府官员纷纷开始锻炼,现在很多人每天都坚持运动。
由于马英九常年坚持慢跑、游泳,,体能好得被人称作“勇脚马”。
2008年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期间,马英九展开“青春铁马向前行”运动,10天内骑单车环岛,狂奔670多公里,途经台湾岛内70个乡镇,放眼岛内政坛无人能敌。随后的下乡长住活动,他更是一会儿下水摸鱼、一会儿上树摘梨,几个月内马不停蹄。
马英九表示,“政府”已投入新台币30亿元兴建自行车道路网,未来将再投入12亿,预计到2015年底前,就会有一条环岛自行车道,发展自行车运动。
仰卧起坐能做120个,好体能助力政坛
对马英九而言,运动不仅是强健体魄,坚持高强度工作的基础,更是磨炼顽强意志的重要方法。马英九每天晚上10点左右回到家,再批两小时公文,直到眼睛都快睁不开时,“做完120次仰卧起坐后,再冲个冷水澡,我的精神又来了,可以和公文再奋斗至少两小时。”马英九说这是运动带给他的好处。
长期锻炼的好体能,一直都是马英九最为看重的一大资本,而从政路上他也一直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
在担任台“法务部长”期间,马英九就每天早上独自上街晨跑,当时很多人担心他会因为办案而遭袭击,但其父马鹤凌却说:“文天祥只活39岁,你已多活5年了。”此话一出,感动不少民众,一些人趁着他跑步的机会申冤告状、陈情检举,每日的长跑无形中打造出了马英九亲民的形象。
持久的耐力、健美的体魄,让马英九不知不觉争取到了年轻人和妇女的选票。此后在担任国民党主席期间,马英九为地方选举辅选造势,只要举办晨跑活动,立马能吸引上千“粉丝”前往,很多人都表示和马英九一起跑步是他们的一大愿望。
因为爱惜自己的廉洁形象,马英九跟企业家打交道总显得有层隔膜,这时候跑步又成了最佳武器。在台塑集团第二十九届运动会上,作为唯一出席运动会的政治人物,马英九似乎来了兴致,亲自下场参加5000米长跑,并为自己加油,“不能让‘勇脚马’落下来”。
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仍一度坚持外出晨跑,但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国安局”给他配了6个警卫同行。这样一来,跑步就成了一件麻烦事,而且前来索要签名、围观的群众也经常让场面很混乱。
马英九起初并不在意,直到有人劝他:“你现在和当‘法务部长’不一样了,如果‘法务部长’被干掉了,再找一个就好,如果你被干掉了,台湾要重新选举,多麻烦啊!”马英九想来有理,于是只好每天改在官邸内锻炼。
此外,锻炼也使马英九有时间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他曾说:“我跑步已经超过25年了,每次跑步我总会找一些事情来想,以前在美国攻读硕士和博士时想的都是论文之类的东西;现在想的都是有关市政的方向和未来的发展……
打造台湾成为运动岛,33%民众规律运动
马英九除了自己爱运动,更积极推动台湾全民运动。担任台北市长时,担任台北市长时,马英九推广了“全市减重100吨赘肉”活动,更大建运动设施,让不想运动的人没有不运动的借口。
马英九表示,台北市有12座运动中心,每个月超过100万人次使用,这是世界纪录、很好的范例,很多国家都来取经。他说,政府也鼓励民间举办体育活动,民国2008年7月至今,已举办5万多场次活动;2010年至今,政府核定35座运动中心,其中8座已启用,只要任何一个城市有15万人的可能,都会核淮。希望改变大家的生活习惯,养成运动习惯。
马英九最受欢迎的运动分别是骑脚踏车、跑步、游泳,合起来就是一项铁三了。他上任时有979公里自行车道,现在已有4000多公里,在全世界小有名气,自行车运动人口也增加。马英九曾推动“泳起来”活动,鼓励学游泳;他上任前,平均每年夏天60几人溺毙,去年33人,若一个地方暑假常有少年不幸溺毙,这是不进步的象征,政府要检讨,努力做好。
2009年,台军方开始实行被媒体称为“亚洲最严”的体能测试标准:男性军校毕业生必须在14分钟内跑完3000米;2分钟的仰卧起坐满分80个,及格43个;2分钟的俯卧撑满分71个,及格51下。新标准引来台军官兵怨声载道,有后勤官兵甚至说:干脆退伍算了。
但当时已经59岁的马英九却说,这还不够严。他要求军队参加比赛,例如跑步、骑车、铁人三项等,让体能越来越好。他上任时要求军队军仰卧起坐、伏地挺身各2分钟,并跑3000公尺,刚开始合格率28%,现在已达88%,现在也有79%军队会游泳。
马英九说,他上任前从事规律运动人口约20%,现在有33%达到256万人,其中跑步占了33%,增加了27万人。他鼓励民众运动要维持“每周三三三”,也就是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心跳超过130下,或是每天15分钟的运动。“运动除了可以强健身体,也可以开朗你的身心;最新的调查,运动还可以增加你的IQ,不是只有EQ跟HQ。在美国的实验,高中早上上课之前,先运动20分钟,可以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增强”。
这位前台湾地区领导人,真是个狂热的运动支持者。
编辑: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