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时间:2023-05-21 07:00-2023-05-21 12:00
报名时间:2023-04-18 09:58-2023-05-05 20:00
比赛地点:江西 上饶 上饶灵山风景名胜区(左溪景区)
主 办 方: 上饶市体育局
微信扫一扫用手机报名
扫一扫用微信小程序报名
赛事组别
报名截至时间:5月5日,20:00
一、比赛时间:2023年5月21日(周日)上午
二、比赛地点:上饶灵山风景名胜区(左溪景区)
三、主办单位:广信区人民政府 上饶市体育局
四、承办单位:上饶灵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广信区教育体育局
上饶市自行车运动协会
广信区自行车运动协会
五、协办单位:美利达自行车(山东)有限公司
车友福利:【参赛者运动员】灵山景区免门票,索道减半,同时可带2名亲友免门票。
六、赛制安排:
(一)报到时间:5月20日下午13:30至晚上20:30
(二)报到地点:上饶市信州区五三大道70号(香榭丽舍)
(三)分组安排:男子公路精英,男子山地青年组,男子山地大师组,女子组,大众荣誉骑行组
(四)赛程安排:灵山景区广场(起点)
07:30 车辆检录
08:10 开幕式、致辞
08:40 男子公路精英组发车
08:43 男子山地青年组、男子山地大师组发车
08:46 女子组发车
10:00 现场抽奖
(五)赛段路书:#1192626(行者)
(六)比赛路线
灵山景区广场(起点)----左尖公路-----景区游步道入口处(终点)
5.1 km里程 346 m累计爬升7.511%平均坡度347 m海拔落差
大众荣誉骑行组:路线:上饶市体育中心—灵山景区广场(左溪) 5月21日(周日)早上7:00 出发8:00到达 参加开幕式! 约16.7公里
(七)报名办法:
1.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5月5日下午20:00
2.报名费用:
男子公路精英组60元/人,男子山地青年组60元/人,
男子山地大师组60元/人,女子组60元/人,大众荣誉骑行组20元/人;团体10人(含)以上,享受9折优惠,20人(含)以上享受8折优惠。
男子公路精英组、男子山地青年组、男子山地大师组,女子组比赛当天需缴纳电子计时芯片押金200元/人,比赛结束后退回计时芯片返还押金,如计时芯片损坏或丢失,押金不退。
报名待遇
A、参赛纪念T恤1件;
B、赛事包(号码牌、号码布);
C、赛事抽绳袋;
D、赛事保险(比赛当日);
E、完赛纪念牌1块;
F、赛事饮用水;
3.报名材料
参与竞赛组别(男子公路组、男子山地青年组、男子山地大师组、女子组)报名时,须持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按相关要求填写报名信息;比赛当天携带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参加比赛检录;
4.报名方式:
(1)线上报名:登录“野途网”APP进行报名;
(2)线下报名:上饶市自行车运动协会
地 址:信州区庆丰路210号1号单车馆
报名联系:伊 昊 :15216010636
赛事咨询:黄怀东:13507937002
比赛交流群:
5.赛事保险:
比赛日(5月21日)参赛选手的保险由组委会负责购买,参赛运动员必须提供准确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如提供信息错误,责任自负。赔偿标准按保险公司规定执行,超出范围由本人负担,如果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发生意外事故,事后请自行与保险公司联系,组委会概不负责。
组委会所购保险不包括运动员报到、往返赛场、途中骑行、试骑、热身等非比赛期间、非比赛场地进行的运动风险责任;也不包括比赛过程中被途中强制关门后路程,凡报名参赛者须自行购买往返赛区途中及赛前赛后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与“医疗保险”。
(八)竞赛办法:
1.参赛资格
(1)所有现役或退役未满2年的专业自行车运动员谢绝参加本次比赛;
(2)自行车运动的团体和个人均可报名参加。参赛人员符合年龄要求,身体健康,具备参加骑行比赛的身体素质条件;
男子公路精英组(限报100人):18-50周岁,即出生年龄在1973年5月20日至2005年5月20日之间;
男子山地青年组(限报100人):18-40周岁,即出生年龄在1983年5月20日至2005年5月20日之间;
男子山地大师组(限报100人):41-65周岁,即出生年龄在1958年5月20日至1983年5月20日之间;
女子组(限报100人):18-60周岁,即出生年龄在1963年5月20日至2005年5月20日之间。
大众荣誉骑行组:不限性别,18-65周岁,即出生年龄在1958年5月20日至2005年5月20日之间。
(3)各参赛车手需严格按照年龄区域选报对应组别,不得虚报和冒名顶替,一经发现,将取消比赛成绩并予以通报。
(4)参赛者身体健康,无视力、听力、语言、发热、感冒、心脏病、高血压、心肌梗、脑血栓等任何影响比赛的身体疾病或障碍,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未服用任何影响神智的饮品、酒类、药物、食物或保健品等。
(5)参赛选手报到时需持本人身份证、签署《参赛声明》方可参赛。
2.器材要求
(1)公路组使用车辆为轮径700C标准弯把公路车,不得使用计时赛车、铁三赛车、改装山地车、死飞车等。
(2)山地车使用车辆轮径需为26-29英寸之间,且必须使用1.75英寸(含1.75英寸)以上有齿外胎。
必须具备前后刹车系统。参赛车辆车把两端必须安装硬质把堵。所有车辆严禁使用任何助力装置,车辆不得加装多余附件;必须除去可能会导致伤害的非必要配件(如:车锁、车筐、车梯、脚撑、泥板、后货架等)严禁携带和使用玻璃器皿。
(3)服装等器材自备(参赛者必须佩戴头盔等防护用具),必须符合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相关规定;比赛时须按规定佩戴大会组委会提供的号码布和车架牌等,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4)大众荣誉骑行组不受车型限制。
3.检录安排
(1)比赛开始前60分钟开始进行检录(检录时需出示本人身份证,如检录信息与报名信息不符不得参加比赛),比赛开始前10分钟停止检录,未检录者视自动放弃,未经检录者比赛成绩视同无效;
(2)检录时,裁判将根据参赛者身份证进行身份确认;
(3)检录时裁判将检查车手是否按规定佩带头盔、手套、号码牌、号码布,车辆是否按规定固定号码牌、芯片(安装于右前叉)。如上述未按规定执行,裁判有权要求车手重新处理直至合格为止;否则,因此因素导致的不能参赛、资格取消或无法正常记录比赛成绩,责任由选手自负。
(4)所有运动员必须经过检录,并且在检录单上签字,完成检录后参赛选手须集中在检录区等候,不得离开。
(5)检录后未按裁判发令统一出发者(如检录后自行离开起点,在比赛开始后返回)、中途加入比赛者,即使完成比赛,成绩视同无效。
4.奖项设置
(1)各竞赛组别根据竞赛成绩进行排名,用时少者名次列前,大众荣誉骑行组仅记完赛成绩,不设奖项。
(2)竞赛各组别(男子公路、山地组,女子组)每组参赛人数≥50人,录取前20名;参赛人数<50人 ,录取前15名,奖金不变。
具体奖金设置如下(单位:元)
名次 |
男子公路 |
男子山地 |
男子山地 |
女子组 |
精英组 |
青年组 |
大师组 |
||
1 |
5000 |
3000 |
3000 |
3000 |
2 |
3000 |
1000 |
1000 |
1000 |
3 |
1000 |
800 |
800 |
800 |
4 |
800 |
700 |
700 |
700 |
5 |
700 |
600 |
600 |
600 |
6 |
500 |
400 |
400 |
400 |
7 |
400 |
300 |
300 |
300 |
8 |
300 |
200 |
200 |
200 |
9 |
300 |
200 |
200 |
200 |
10 |
300 |
200 |
200 |
200 |
11—20 |
100 |
100 |
100 |
100 |
21-50 |
奖品一份 |
奖品一份 |
奖品一份 |
奖品一份 |
注:获奖运动员参加颁奖环节。现场领取奖金时,应出示二代、身份证和号码布,经赛会工作人员验证后,签名并按指印方可领取奖金和证书。 以上奖金皆为不含税奖金。
(3)幸运抽奖:所有运动员完赛后,凭抽奖券参加幸运抽奖(详见现场须知)。幸运抽奖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各奖励精美礼品1份。
(4)完赛纪念:凡参赛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赛,可在终点处领取完赛证书与完赛奖牌。
5.其他事项
(1)参赛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比赛或活动;
(2)本次比赛执行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审定的最新竞赛规则;
(3)在整个比赛路段参赛者不得超过开道警车,救护车,不设收容车;
(4)考虑到运动员的健康和安全因素,裁判有权要求明显落后的运动员退出比赛;
(5)如遇极端天气等不可抗拒的因素,裁判长有权决定终止比赛,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比赛结果;
(6)必须自觉遵守体育道德和竞赛规则。违者将视其情节给予相应处罚直至取消比赛资格;
(7)所有获奖选手必须参加颁奖仪式,并在颁奖仪式开始前15分钟到达颁奖等候区,未按照规则参加颁奖的选手或团队,组委会有权取消其获得的所有奖励;
(8)如对比赛结果提出异议,比赛结束后10分钟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述材料,并交申诉费500元。以仲裁委员会的决定为最终裁决,不得再次申诉,胜诉申诉费返还,败诉申诉费不退;
(9)比赛中不得抄近道、故意冲撞、排挤、剐蹭他人,进入比赛冲刺阶段应保持原骑行路线不得走蛇形、突然改道等影响对手超越,违者视情节轻重采取警告、罚款、降低名次直至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
七、赛事安全:
赛事如遇有以下直接或可能与体育赛事活动举办相关联的突发情形之一的,赛事将启动“熔断”机制。
(1)自然灾害,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包括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体育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5)其他可能导致不再具备办赛条件的情形。
八、其他事项
本规程最终解释权归赛事组委会所有;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